2022年12月,在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力增強,但致病力大幅減弱的情勢下,廣州將動態清零政策調整為防控放開,全面人員流動轉入新常態。出乎人們意料的是,奧宻克戎大流行猛然似颶風般席卷而至,據官方公布的信息,1個月內全市85%以上的人被感染;國內醫療專家說的90%的感染者呈無癥狀,結果是感染后95%的人都有癥狀,重癥患者也不乏其人。人們普遍因為低估了奧密克戎的毒性而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,經歷著適者生存的風險,承受著疾病痛苦的煎熬,出現了“缺醫與少藥同在,恐懼與無奈并存”的嚴峻局面。
“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”。隨著全面放開防控,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抗疫一線的社會基礎單元,健康第一責任人則是自己,至于抗疫手段更可謂是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。本文筆者是中醫藥學的信奉者、自學者,信奉中醫自信植根于文化自信之中,因而尚存抗疫的一點底氣,也有綿薄之戰力走上抗疫戰場,運用自己學到的、自身驗證過且療效好的名老中醫效驗方,保衛自我,保護家庭親友。以下文字,是筆者在手機屏幕里記下的抗疫心路歷程和心得體會。一,先預防 ── 用“扶正防感湯”、“黃氏強心湯”“上工治未病”,從春秋戰國時代名中醫扁鵲,到唐代藥王孫思邈,諸多中醫名家無不推崇這一理念,其要義是未病先防,關口前移,讓未患這種病的人不生這種病。這是幾千年來中醫藥學對人類健康醫學的寶貴奉獻。筆者從兩個方面著手先預防:《黃帝內經》曰: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。就是說,如果人體“存內”的“正氣”強大且狀態好,五臟六腑在“正氣”驅動和保護下,功能正常,衛外固宻,氣血充盈流暢,那么外在的“邪氣”,即“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、燥”之“六淫”就無法侵襲體內,“邪不可干”的結果就是不會發生疾病。以筆者一孔之見,新冠病毒及其變異的奧宻克戎病毒,亦可納入“六淫”之外在“邪氣”范疇,如果通過匡扶正氣,使之“正氣存內”強大起來,奧宻克戎這種新型“邪氣”就難以進入人體內;即使進入了也會受到“正氣”的頑強阻擊而無所作為,不致予爆發疫病,從而實現“邪不可干”?;谶@樣的思維,筆者首選了服用多年、療效顯著的“扶正防感湯”,它是著名中醫臨床家高輝遠先生的效驗方。高輝遠(1922~2002),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,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之一,曾任解放軍三零五醫院中醫科主任,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副會長,中華全國老年人中醫學會會長,解放軍中醫學會副會長,負責部分中央首長醫療保健。深得周總理夫婦、葉帥、聶帥、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信任和賞識。生黃芪15克,太子參10克,白術10克,陳皮8克,炙甘草5克,大棗5枚,茯苓10克,防風10克,浮小麥10克。表虛自汗,體質虛弱,易患感冒者。對體弱易感,遇冷過敏,鼻流清涕者,尤為合適。心臟,有人比喻為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司令部,亦有人稱之為人體復雜機器的發動機。端掉司令部,熄火發動機,人就會“駕鶴西去”。心臟動脈之血,攜帶著氧氣和各種養分,循環于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,使之維持生理功能,進而維持著整個生命活動。心臟強,則身體好,則免疫力強。強心臟以預防病毒感染,應實行“防先預后”的中醫治則。所謂“防先”,是指在“未陽”之前先著眼于防,通過服用強心方劑以增強人體免疫力,抗擊病毒進入體內,免受感染;所謂“預后”,就是預見到“染陽”時甚至“陽康”后,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、心肌梗塞、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、中風等潛在風險,提前服用強心方劑以防患未然。筆者在疫情肆虐期間,服用了名老中醫黃省三教授的“黃氏強心湯”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筆者是黃教授二女兒(西醫)的鄰居,獲得此方后經歷四代人防病治病、強身健體、幫助他人,療效好,獲益豐。黃省三(1882~1965),是粵港地區中醫泰斗,倡導中西結合的中華醫學新體系的先行者,一生行醫65年,論著有10多種,有開創性成就。上世紀50年代中期,黃省三先生在國家統戰部的動員下,舉家從香港回到廣州,歷任中山醫學院一級中醫教授,第二、三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。每次開"兩會”期間,會期雖只半個月左右,但他常須留京一兩個月給中央領導同志看病,他的高超醫術獲得一批領導人的信任。西洋參25克,麥冬25克,黑棗10克,炙甘草5克。(空腹服,即飯前兩小時、飯后三小時服用。)能增強心肌收縮力,使其完全收縮與充分擴張;又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末梢,使心搏不致過速,以調整脈搏;且能延長刺激傳導時間,以調整心律周期。能收縮人體內臟血管,使血流增多;又能擴張皮膚、肌肉、腦部、腎部之血管;且能旺盛腎臟之血流,增加尿量。適用于急性心臟衰弱,慢性心臟衰弱,及心臟機能代償障礙等疾患。能治療心力衰竭,冠狀動脈硬化,防止或減輕心肌梗塞的出現,可解除心絞痛癥狀並防止發作。能增強人體心臟及血管功能,提高人體免疫力,強身健體。用名老中醫效驗方先預防病毒感染,是可行的、有效的。筆者現年82歲,因有基礎性大病不宜接種新冠疫苗,屬于易感染重癥的高危人群,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自我釆取了扶正氣與強心臟並重的預防措施;筆者配偶現年77歲,同樣因有基礎性大病不宜接種新冠疫苗,在疫情期間釆取了強心臟為主、扶正氣為輔的預防措施。由老兩口組成的這樣一個特殊小家庭,抗疫3年間老兩口參與了所居住社區組織的全部新冠病毒檢測,結果均呈陰性,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也“未陽”至今。在僥幸與慶幸交織之余,筆者更清醒認識到,“國是千萬家”,正是國家盡舉國之力,通過接種疫苗筑起了全國性群體免疫的巨大屏障,筆者老兩口的“小家”,有幸享受到屏障保護的紅利,這才是“未陽”的深層次原因。感恩祖國,感恩新時代!當奧宻克戎感染颶風襲來時,又偏逢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,居家的人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“染陽”?第一直覺就是發燒,尤其是高燒至38點5度以上,產生的惡寒有“骨肉似冰火兩重天”的凄楚兮兮痛苦感。因此,如何選用好退燒藥,使患者快速高效退燒,這對于及時防控和阻斷病情向重癥發展,力促疾病朝著趨緩趨愈而“陽康”方向轉化,成為治療“染陽”的關鍵節點。然而,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毒株德爾塔、奧宻克戎之類病毒,在中醫藥典里根本找不到這些名詞,更遑論其中醫治療!驀然回首2018年廣州出現“甲流”時,筆者2位親友感染后高燒惡寒,經服用中藥“特效感冒寧湯”2~3劑,退燒而愈,其中有位企業家朋友病愈后高興地在微信朋友圈發送消息,傳播此方,推而廣之。所謂“甲流”,據悉病源是感染了H1Nl病毒,如同感染奧宻克戎病毒而“染陽”一樣,是大同小異!在奧宻克戎大流行日子里,筆者多次收到所在社區發來的巜溫馨提示》,每次都必不可缺這樣的內容:“您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、流涕、發熱等,應居家休息,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時及早就醫”。這里列舉的西醫診斷“染陽”癥狀,與中醫講的傷風感冒、流感癥狀何其相似!如筆者前面所述,可把奧密克戎病毒看成是“六淫”的外在新型“邪氣”,實施“對癥下藥”的中醫治則,用治療感冒、流感的特效方劑,使患者減輕甚至消除上述癥狀,或許會出現預后向好的三種情況:患者阻斷疾病向重癥蔓延;患者轉化為輕癥甚至是無癥狀感染者;患者病情趨愈,“染陽”轉化為“陽康”。基于以上心路認知,筆者直面疫情大流行下的缺醫少藥現實,主動求助名老中醫效驗方,既可尋到“名醫”,又能覓得“良藥”,用“拿來主義”去破解缺醫少藥,何樂而不為!為此,筆者建議“染陽”的親友在發燒惡寒時,治療藥物首選福建名老中醫宋健民的“特效感冒寧湯”。宋健民(1922~2016),主任醫師,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、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之一。他的“特效感冒寧湯”,是以“六淫”之邪氣而立方,經臨床多年驗證,確實療效好,獲得國家專利(專利號:94110876),此方在民間廣泛流傳應用,濟世利民。在此次奧宻克戎肆虐中,筆者的11位親屬(分屬4個家庭)突發“染陽”,其中年齡最大84歲並有基礎病,最小18歲,均有發燒癥狀,最高的體溫超39度,在筆者建議下即服“特效感冒寧湯”,1~3劑后,全數體溫穩步下降直至恢復正常,度過了“染陽”最難受的高燒惡寒期,從而截斷病情向重走勢,防止新冠肺炎發生,促使疾病趨緩趨愈。筆者的兒女“陽轉陰”治愈后,向親朋好友和單位同事推薦此方劑,服用者均報自己或家人退燒病愈的喜訊,其中有位女職工發燒6天,出現白肺,在獲得此藥方即服用3劑而退燒,幾天后檢測結果是“陽轉陰”。筆者兒子“陽康”后,把此方劑發送給好友甲;甲用此方治愈2位“染陽”家人,又把此方發送給好友乙;恰逢其時,乙的遠在云南92歲老父親“染陽”了,高燒臥床病情重,乙即電話告知親人按此方劑買中藥給老父親服用,令人驚奇的是“2劑過后盡開顏”,老翁體溫恢復正常,起床就歺,5天后康復打起了太極拳。乙在春節探親假,特別買了12劑“特效感冒寧湯”帶回老家去,用于“看家護院”??祵?。筆者女兒一家“陽康”后,2022年12月16日,女兒在部分中藥材脫銷的市場上,好不容易湊齊了10劑“特效感冒寧湯”,4劑留家備“復陽”之需,6劑孝敬筆者老兩口,備“未陽”的雙親突發“染陽”高燒惡寒之時救急保命。2023年1月3日,女兒又特別發短信提醒和叮囑筆者老兩口:“6劑特效感冒寧你們一定要備好不要給人,是救命稻草”(微信原文)。一條普普通通的中藥方(每劑僅20多元),竟然被視作“救命稻草”,只有“染陽”身歷其境,又搏擊在抗疫一線而“陽康”的人,才可能有如此刻骨銘心的感受,筆者不禁為之動容、為之震撼。訖今為止,筆者未見服用此方無效的信息反饋,但凡服用此方的親朋好友,3劑之內發燒治愈率達100%?!疤匦Ц忻皩帨敝疤匦А?,經歷疫情大流行的嚴酷實踐檢驗,名不虛傳,名符其實!蘇葉10克,薄荷10克,防風10克,荊芥10克,蒼術10克,黃芪10克,藿香10克,金銀花15克,甘草5克。普通型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。癥見感冒時邪,咽痛咳嗽,鼻流清涕,發熱惡寒等。咽痛者加桔梗10克,僵蠶10克;咳嗽痰多者加淅貝10克,如痰清稀加半夏5克,陳皮10克;頭痛者加白芷10克,川芎10克;夏季感冒而又惡寒無汗者,加香薷10克;口渴多汗而又小便短赤者,加滑石15克,石膏20克,荷葉10克。使用此方時,要特別注意研讀“加味”一項,針對自己的癥狀,自行加味中藥,體現因人而異、因癥而異,這對取得理想療效甚為緊要。感染了奧密克戎疾病,即使經治療退燒了,有的人還會咳嗽不停,據官方傳媒巜環球網》報道,會咳嗽2~8周。由于筆者注意提醒患者用“特效感冒寧湯”時,要結合自己病情,靈活運用藥方指引的“加味”,比如有咳嗽則加味浙貝、陳皮等。筆者諸位“染陽”親友中,在服此方退燒后,僅兩位親友仍有輕癥咳嗽,于是建議其服用“寧咳湯”,2~3劑后止咳病愈。黃芪15克,白術10克,防風10克,紫菀15克,白前10克,百部10克,款冬花10克,荊芥10克,桔梗5克,前胡10克,麥冬10克,陳皮10克,甘草5克。古典名方“止咳散”,適用于治療寒咳、熱咳,它出自清代名著《醫學心語》,為清代名醫程仲齡30年治咳嗽結驗之總結。以“止咳散”為基礎方,吸收首批國醫大師李輔仁治咳嗽效驗方之精華,化裁組合而成“寧咳湯”。正道是“無巧不成書”。2019年11月,筆者受廣東舍衛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的委托,主編《傳承精華,守正創新》的中醫藥小冊子,精選高輝遠先生等國家級名老中醫的多條效驗方,其中上述4條中藥方包括在內。豈料2個月后暴發了武漢疫情,接踵而來的3年全國性抗疫,直至全面放開管控后的奧宻克戎感染大流行,筆者意想不到這4條名老中醫效驗方在抗疫中竟然能派上大用場,既使筆者履行了自已作為健康第一責任人的使命擔當;又在以家庭為社會基礎單元的抗疫中,為多位親友戰“染陽”、復“陽康”提供了幫助。筆者從中更深刻認識到中醫藥學博大精深,在新時代的強大生命力如日中天,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:“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干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,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,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,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?!?/span>